The skill to heal    The spirit to care

> 试管婴儿 > 试管婴儿技术 > 辅助生殖技术 >

二代试管婴儿成功率有多少?
  2022-06-02 13:09:05              天津美中宜和
不孕不育问题越来越严重,其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试管婴儿技术的普及,很多不孕夫妇都知道做试管婴儿有两种受精方式:一代试管IVF和二代试管ICSI。如果说第一代试管婴儿受精是“自由恋爱”,那么第二代试管婴儿受精则是“包办婚姻”。二代试管主要针对少精、弱精、活力低、质量差等情况的一项人工受孕方式。那么,什么情况下需选择二代试管婴儿?二代试管婴儿成功率有多少?
 
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
 
俗称“第二代试管婴儿”,在将女方卵子和男方精子取出体外后,我们的实验室工作人员会对男方精子进行筛选,将单个形态正常、活力好的精子挑选出来,直接注射到卵泡上,完成受精。
 
第二代试管婴儿流程
 
促排卵
 
在夫妻双方通过一系列相应的检查后,就可以进入试管婴儿周期了。第一步就是要获得多枚健康的卵子,由于正常情况下女性排卵期只会生成一个卵子,为了提高试管婴儿的成功率,就需要使用促排卵药物刺激卵巢排卵排出的更多的卵子。常用的药物有氯米芬、尿促性素、绒促性素等,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用药。
 
评估卵巢状态
 
在使用促排卵药物后,医生会定期使用B超监测卵泡大小,当二至三个以上的卵泡直径大于1.8cm,且1.4cm以上的卵泡数与E2值相当,便可注射人绒毛促性腺激素(hCG),促使卵泡成熟。
 
取卵取精
 
取卵的时间一般安排在注射hCG后34~36小时,在局部麻醉下通过B超阴道穿刺取卵,然后暂时放置在培养箱中。在取精前,男性要先禁欲一周,然后在妻子取卵当天一同前往医院进行取精。排精功能正常的男性可以在取精室自助取精;部分无精症或排精障碍的患者,可以通过经皮附睾穿刺(PESA)或经皮睾丸穿刺(TESA)等微创手术取精。
 
人工受精
 
对于患有无精子症、畸形精子症的患者,在人工受精前医生会在显微镜下观察精子形态,挑选形态完整、活动能力较好的精子,然后将其直接注射到卵子细胞浆内,帮助完成受精过程。
 
胚胎培养
 
受精卵在体外培养48~72小时可发育到8~16细胞期胚胎,然后要根据胚胎质量、女方身体状况与实际需求决定胚胎移植的数量。对于部分需要移植冷冻胚胎的女性,也可以先将胚胎冷冻保存,择时移植。
 
黄体支持
 
在移植后需要继续维持黄体支持,待确定宫内妊娠后,改用hCG继续补充到怀孕10周。胚胎移植后14天,可由验尿或抽血确定是否妊娠。
 
什么情况下需选择二代试管婴儿?
 
男方严重的少弱畸形精子症或梗阻性无精子症,前次IVF受精率极低,精卵结合障碍(精卵结合障碍是通过前次做一代试管婴儿后才能发现的精子、卵子不能自然结合,体外受精失败。用常规的化验、检查是无法验证一对夫妻是否存在精卵结合障碍)二代试管婴儿是在精子数量少、质量差、女方年龄太大,卵子透明带异常的情况下,医生将活力好、形态正常的单个精子通过显微操作技术将其直接注射到卵细胞中,是被动结合完成受精过程。
 
通俗的讲:二代试管婴儿就是把一个精子通过人为的方法注射到卵母细胞浆内,促使它们受精。
 
二代试管婴儿成功率有多少?
 
二代试管婴儿成功率在40%左右。具体成功的概率也与患者的病情、年龄,以及女方的身体条件等,有一定的关系。
 
很多人听到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试管婴儿,很自然的理解是后一代技术比前一代技术更高级、成功率更高。其实不然,代数只是大家用于区分不同技术而已,没有孰优孰劣,三者适合的患者不同。并不是说哪一代试管婴儿技术更加先进,每一类技术适用于不同的群体,从医学上来讲,不主张盲目地去选择三代。如果说通过一代或者二代技术可以解决问题的时候,就不用选择更贵的三代试管婴儿技术,因为三代的辅助生殖技术需要进行胚胎活检,胚胎活检是有创操作,可能为子代安全带来隐患。

关于我们

天津美中宜和妇儿医院生殖医学科拥有先进的诊疗设备及来自北医三院、天津总医院生殖中心的医护团队。我院推出的生育力评估检查、辅助生殖助孕前检查套式计划、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套式计划、冻融胚胎移植套式计划帮助您解决生殖过程中一系列相关问题。此外,美中宜和(美津)生殖套餐是按需按步骤收费,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减少了费用,让您在天津美中(美津)宜和享受高品质又安枕无忧的生殖医学服务。

READ MORE

权威医生

胡晓燕

天津美中宜和生殖中心专家

刘琴丽

北医三院生殖中心专家

关立军

主任医师

张雯珂

美中宜和生殖中心

马月巧

天津美中宜和生殖中心主治医师

赵晓徽

美中宜和生殖中心副主任医师

常春红

美中宜和生殖中心

孙永新

美中宜和生殖中心

医生咨询

医生预约

预约咨询

津ICP备16006860号-1 (津)医广【2024】第01-09-03号